9月13日,第二十六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论坛在石家庄举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出席论坛并讲话,河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康振海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社科院及29个省(区、市)社科院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会议。
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论坛是由各地方社科院轮值主办,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旨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文化传承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王昌林指出,中国社科院和各地方社科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党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心,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意义,牢记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推动文化繁荣总任务,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总抓手,全面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目标。要扎实推进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强化理论指引,发挥学术优势,加强交流互鉴,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康振海立足河北社科事业发展实际提出,作为历经60年打造而成的立足河北、面向华北、服务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省委省政府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河北省社科院将充分发挥理论宣讲、社科研究、社团联合等功能作用,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加强河北中心智库建设,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河北社科人才和科研优势,发掘地域文化脉络,梳理地域文化资源,保存地方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觉,立足燕赵历史文化标识建设,积极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中华文明独特历史脉络和发展逻辑,着力探究河北文化及文化形态交流互动规律。
论坛组织了多场次主旨报告,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社科研讨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在“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报告中提出,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一脉相承,呈现出重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重视德主刑辅的法治观念,重视选贤任能的选拔制度,重视协和万邦的开放包容精神的历史特点。以史为鉴、以史为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刻认识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历史底蕴的重大意义,科学借鉴中华民族文明建设中的历史智慧,认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在“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与形成”主旨报告中,从古今中西交汇的近代语境出发,对“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与形成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展现出“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原人文学院院长高瑞泉教授在“重绘中国知识图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旨报告中提出,重绘中国的知识图景,核心是要构建自主的中国知识体系,在进一步提升和解释中国经验、提倡实践导向的理论学术研究、文理结合及其与技术革命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展望跨学科多学科融合中的知识创新,建立起关于中国的历史叙事、社会结构分析和当代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总体性认知。
论坛分三个平行论坛开展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库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三个主题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也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根本遵循。
本届论坛首次向全国广泛征集优秀社科研究成果并集结成册出版优秀论文集。
会议决定,第二十七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论坛将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