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振兴,关键在人才。我市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政策,着力打造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基层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推进临床医师 “西学中”等,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真的传承工作室,候诊区坐满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诊室内,刘真一边给患者把脉问诊,一边给身旁的继承人、学生讲解诊疗思路。名中医和基层名老中医是我市中医药行业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己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引领和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我市积极开展市级名中医和基层名老中医认定和师带徒工作,做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立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按照双方自愿的原则,广泛遴选中青年中医优秀人才,确定为名中医学术继承人。同时加强对各县(市、区)、各单位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师带徒工作的指导、督导和考核,扎实做好名中医学术挖掘、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工作,持续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政策,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我市完善了人员招聘标准,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专科以上学历中医药人员。广泛开展中医师承教育,从市、县中医院遴选了指导老师,与乡镇基层中青年中医药人员结成师徒关系。遴选副高以上职称中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首席中医专家工作室,采取带教、讲座、技术指导等形式,每年选拔基层中医药骨干到市中医院进行脱产临床跟师进修,培训了一大批基层中医药人员。另外,还优化了中医药人才职称评定条件,创新基层岗位使用管理,空出岗位优先聘用基层中医药人员。
除此之外,我市还实施了“西学中”人才培养,大力培育“能西会中”的基层全科型健康“守门人”。采取优先招聘一批、进修深造一批、拜师带培一批、挖掘吸收一批的“四个一批”举措,千方百计充实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市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委托河北中医学院开展基层临床医师“西学中”培养,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医生入学,通过为期2年的线上学习、面授辅导、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西学中”系统培养,使每名学员均能够结合西医临床,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中医适宜技术等四类中医药服务,推动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实现总量倍增,彻底破除基层中医药发展人才瓶颈,确保中医药队伍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基层中医药骨干参加了全省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和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各项目参培学员人数在省内均名列第一。举办了全市中医重点专科负责人培训班,培养了31名科室领军人才,全面提升了我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下一步,我市还将依托河北中医药大学组织开展全市第一批市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依托省中医临床优才培养平台,遴选22名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临床工作者为培养对象,通过为期3年的经典研修、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素养提升,培养一批医德医风好、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